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工作
大数据学院2021年度博士讲坛(二) 之思政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1-06-04浏览量:11779

教之以事而喻诸德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第一次将“课程思政”写入文件;2017年12月,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要把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发布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各类课程应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019年9月,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提出: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充分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引领带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在此背景下,大数据学院全面启动“课程思政”工作。我院工科特色鲜明,在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遇到了很多困难,例如:如何发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何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如何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效统一;工学类专业课如何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等。为了对老师的课程思政工作给予指导,2021年6月2日,我院特别聘请了浙江工业大学王万良教授面向全校教师进行了一场工科特色的国家一流课程思政示范的报告。

会议由大数据学院教学副院长戴琳琳主持。报告伊始,王万良教授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正确认识入题,提出课程思政即为教师立德树人,是教育部牵头的教育奋进之笔。

随后,王教授围绕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并以人工智慧导论课程为例,用世界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量子计算机、类脑芯片等大量丰富的案例,从培养民族自信、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弘扬中国文化、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不懈精神、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等方面开展思政教育,并树立人工智能与生物、艺术、文学、医学等学科的交叉创新思维。

王教授的报告是我院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研究的启明灯,通过他的示范讲解,让老师们意识到课程思政的内容可以如此之丰富,打开了老师的创新思维,提供了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是一场具有启发作用和深远意义的报告。

王万良博士,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杰出教师。现任浙江省可视媒体智能处理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负责人、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人工智能导论》负责人。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大数据教育联盟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自然计算与数字智能城市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智慧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计算机应用与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杭州市政府参事、杭州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杭州市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杭州市数字经济联合会副理事长、《大数据》编委会副主任、《通信学报》编委。主持国家863、国家基金、国家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技项目10项、省重大与重点科技项目10项。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8项,其中一等奖2项。以第一作者出版中科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专著等2部,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和新形态教材《人工智能导论》、《人工智能及其应用》、《人工智能通识教程》、《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工程》、《物联网控制技术》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