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三全育人”理念下培养“四种新青年”学生工作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3-12-05浏览量:929

根据“三全育人”这一新时代高校育人格局要求,大数据学院认真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构建在“三全育人”模式下培养四种新青年学生的工作体系,将“培养四种新青年”这一核心任务渗入到育人活动中,通过全员协同,全过程贯彻,全方位渗透的制度保障和运行机制,不断整合学校与学院力量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增强学院育人的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

一、理解把握“三全育人”的思想内涵

所谓“三全育人”,是指高校应遵循教书育人、学生成长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三大规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育人主体、育人时间、育人空间三个维度而构建的全新的育人模式和“大思政”工作格局。在“三全育人”理念中,根据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育人格局要求,大数据学院根据学院特色于2023年提出培养爱国明志新青年、知行合一新青年、海纳百川新青年、学有所成新青年的理念,用九大育人工程来保障四种新青年培养落地落实,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信念、有扎实专长的实干家。

大数据学院将“四种新青年”理念让每位老师熟知并进入课堂思政,教学与学生管理相统一,全年打造不间断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利用专业学科竞赛与计算机科技文化节相互促进,九大育人工程有机结合,培养出有爱国明志,知行合一,海纳百川、学有所成的四种新青年。

根据“三全育人”与“四种新青年”的思想内涵,通过努力达到01234工作目标:0安全事故发生、服务好每1位学生、建设好2个队伍、推进好3全育人工作、培养好4种新青年。

二、科学构建“三全育人”运行机制

(1)加强党建引领,把牢正确方向

健全党团组织建设,党员培养过程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和榜样引领作用,注重党史教育,培养爱党意识,厚植爱国情怀,注重党团干部作用发挥;广泛开展宣传宣讲,积极引导全院教师落实“三全育人”具体任务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学院把“三全育人”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三全育人”领导工作小组和工作组,学院领导对相关工作进行统一指挥部署,定期召开“三全育人”工作推进会,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体制机制

加强顶层设计,出台系列制度文件,将“三全育人”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为充分发挥全员育人作用,推进“四导师”制,落实全员育人理念,即人生导师,学业导师、学友导师和企业导师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构建学业导师与人生导师的交流制度,形成合力,围绕立德树人、学业指导、创新创业、生涯规划等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定期组织辅导员召开家长会制度,将学生的学业动态定期反馈至家长,让学校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定期召开班级主题班会制度,统一思想;细化“三全育人”任务分工和工作举措,统筹推进“九大育人”工程。

将第二课堂作为三全育人的主要抓手,不断深化第二课堂育人效能,创新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合理构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育人体系,形成第二课堂育人有效合力;建立第二课堂预警制度,督促学生重视第二课堂;将四种新青年培养活动融入第二课堂活动体系。

(3)加强队伍建设,落实育人保障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队伍凝聚力持续增长。在“三全育人”背景下,转变辅导员意识,让辅导员做“三全育人”的践行者、主导者、推动者和参与者,依此来推进三全育人各项工作。加强团学干部队伍建设。为使团总支学生会成为具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的优秀团体,开展大数据学院青马工程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团学干部,定期开展团学干部安全工作会议,充分发挥团学干部的作用,协助学院的建设与发展。

(4)加强典型引领,发挥示范作用

通过探索和实践,努力形成一系列四种新青年培养具有推广价值、借鉴意义和育人机制和模式,并持续改进,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从而更加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接受方式,进一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思想引领更有广度、育人工作更有温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

三、扎实推进“三全育人”落地见效

(1)聚焦“强思想”,落实开展四种新青年培育活动

大数据学院坚持党建引领,牢记立德树人,强化师德师风,树优秀标杆,把思政工作前移。聚焦强思想,通过组织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等育人工程,开展多样的活动,促进四种新青年的培养。

组织育人:加强党团建设工作,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与集体意识。通过党团、社团和班级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活动,通过活动开展学生自我教育;围绕“组织强基”主线,加强党组织“标准+示范”,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集体荣誉,为培养爱国明志新青年打下坚实基础;再通过团组织的建设,提升育人活力。2023年,大数据学院确定入党积极分子83名,接收预备党员16名,转正党员25名,开展2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共培训入党积极分子95人。党员培养过程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和榜样引领作用,注重党史教育,培养爱党意识,厚植爱国情怀。团总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制度健全,工作有序,团学活动欣欣向荣,根据发展团员标准组织发展团员57人。开展“强党建 聚合力 促发展”大数据学院与青岛航天信息有限公司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并签订共建协议。

管理育人:加强队伍建设,明确育人主体,提升育人队伍素质。管理育人为培养四种新青年提供了重要保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主题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大数据学院通过文件学习、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教师会议、师生座谈、师德师风专题讲座等活动方式积极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并着力解决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挖掘教师育人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促进辅导员素质提升、职业提升、专业化提升。加强辅导员理论学习,开展辅导员“青蓝”结对工程,增加辅导员外出学习机会,打造辅导员个人品牌建设,推进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积极鼓励辅导员参加辅导员技能大赛。完善辅导员考核指标,加大成长指标考核权重,加强辅导员交流,提升辅导员归属感和幸福感,提高辅导员执行力,工作形成闭环。落实辅导员“七个一”工程,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推进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以成果为导向,推进辅导员个体思考转变为团队式长远发展。2023年,辅导员队伍发表论文3篇,在高校辅导员工作室、高校辅导员联盟发表网文2篇;2023年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全员参与,获奖3人;高校公寓故事获奖3人。辅导员周茗薇荣获青岛市反邪教优秀论文二等奖;辅导员黄立秋、骆兵兵荣获2023年山东省“同心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优质课三等奖,辅导员齐林在第九届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中荣获 “谱韶华”辅导员大赛二等奖;齐林和崔积学在第九届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职场秀”职业规划大赛中荣获得优秀指导教师。2023年底,大数据学院结合学院实际,推行“辅导员+班主任”管理模式。每个自然班应设班主任一人,学院于新生入学前确定每个班的班主任人选,在制度中确定班主任职责,明确班主任管理。  

文化育人:提升文化品位,开展多样活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文化育人主要是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思政工作带来的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不断繁荣学院特色文化,依托各类学科竞赛,培育特色鲜明的学院文化品牌。引导和督促学生多读书,开展书香校园建设,要求每生每年借阅8本书,开展读书分享活动。建立作风、教风、学风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评议和督查制度。依托四文化育人平台,从专业、理想信念、制度、安全等各方面集中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让新学生尽快融入学校;开展“一院一品”计算机科技文化节活动;围绕华为ICT学院建设,全力宣传学院的ICT学院,让每位辅导员、每位学生知晓,将学生考证,以证代考等工作开展起来,统一辅导员思想,全力促进考证工作的开展,将考证率纳入考核指标。文化育人是学院培养海纳百川新青年的主要阵地。

网络育人:抢占网络阵地,科学运用网络载体提升育人效果。学院打造“黄海大数据人”公众号、“黄海大数据人”抖音号等一批师生粘合度高、受众覆盖面广、校园影响力大的公众平台,各平台融合发展、优势互补、结合自身特点和功能定位,主动发声、彰显特色;2023年度本年度通过学院微信公众号、抖音,学校官网、微信等媒体平台,开展常态化品牌宣传,学院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225篇,阅读量255896人次,抖音发布作品101余条,播放量20w+,超越了89%的同类型作者;学校微信平台、网站、抖音等媒体采用50余篇。

(2)聚焦“助成才”,深化服务意识提高育人质量

大数据学院为提高育人质量,助力学生成才,主要开展服务育人、实践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等四项育人工程。

服务育人:提升服务质量,为学生营造优异的学习环境。服务育人是学院培养学有所成新青年的主要阵地,通过提升学院服务意识,以学生考研、专升本、出国留学为抓手促学改、抓学风、完善升学保障体系,让辅导员与学业导师形成联动机制,为学生升学的各个环节保驾护航,对于升学成功和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给予学有所成新青年称号;畅通问题诉求渠道,在学院走廊张贴问题反馈二维码,及时获悉学生的需求;在学生活动重要节点,彰显学院管理温度,开展学生亲情服务,例如对考研学生提供考前动员发放考试礼包,对毕业生赠送纪念品等;大数据学院不断深化服务意识,不断提升服务育人功能。

实践育人:拓展实践空间,联通学生培养各个环节,实现连续性育人工作。实践育人是学生培养知行合一新青年的主要阵地,以第二课堂为抓手,通过指导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履行实践育人职责,围绕社会服务工作,开展社区教育服务,组建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普及社会志愿服务;开展劳动教育,做好树立劳动观念动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实践中,推进星级宿舍评选,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推进劳动周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劳动中,培养劳动习惯;构建“一生一特长,一生一专长”的可持续发展平台,实现人人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和专业学科竞赛;根据学生时间管理较弱的特点,学院推进时间管理教育活动。2023年,科技文化节以“创新赋能,智享未来”,学院师生凝心聚力、精心组织,文化节的规模和影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本届科技文化节以17项活动进行开展,参与人数1000余人,表彰人数246人,参与覆盖率达83%。2023年,大数据学院在科技创新大赛、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取得傲人成绩。首先,各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参与余1200余人次;各类学科竞赛实现人人参与机会,其中ABC三类竞赛获奖150余项,A类学科竞赛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实现突破),国家二等奖2项,国家三等奖7项,省级一等奖15项,二三等奖118项。其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批国家级1项,省级重点项目7项,校级130项

心理育人: 关注特殊群体做好精神贫困的扶助工作。面对学生多元化压力源导致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率的逐年增高,学院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加强心理危机管理体系建设,建立校院班舍四级心理危机干预服务机制,及时识别心理危机学生并给予帮助;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积极引导辅导员考取心理咨询师,开展精准心理辅导;开展生命教育,普及宣传知识,让学生体会生命价值意义;组织团体心理活动,积极探索个人生命成长,学院面向新生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在提升班级凝聚力的同时,让个体更好的融入班级集体中。2023年,大数据学院为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使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院每月开展不同主题的班团课活动,学生参与率90%以上。下半年为全体2023级新生开展心理普测,普测结果大数据学院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74人,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179人,潜在心理困扰的学生157人。辅导员分别对以上学生进行谈心谈话、咨询活动,开展多次心理主题活动。

资助育人:关注困难学生做好经济资助工作。资助育人工程也是学院培养海纳百川新青年的主要抓手。学院不断优化资助体系,积极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完善助学金评选流程,做到奖助学金评选零失误。开展一系列学生资助育人系列主题活动,通过评选优秀征文作品、征集资助政策宣传作品、征集资助工作事迹短视频、推荐励志之星优秀学生、开展优秀学子宣讲活动、开展诚信教育主题活动等活动,深化资助育人工作。2023年度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739人,最终评选国家奖学金4人;省政府奖学金7人;国家励志奖学金113人;省政府励志奖学金19人;国家助学金419人;2023年退役士兵助学金75人;发放高校服兵役学生学费补偿金共计76人。本年度共有868名同学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为确保建档立卡学生获得资助,山东省建档立卡28人,全部享受8000元学费减免政策和获得国家奖、助学金;省外建档立卡28人,均获得国家奖助学金。2024届毕业生共有109人获得非师范类求职补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低保边缘家庭毕业生5人,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含防返贫监测帮扶对象)家庭毕业生5人,在学期间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99人,累计发放求职补贴69400元。

(3)聚焦“高质量”,深化就业育人工程

就业育人:学院以就业育人的温度强化就业工作的高度,紧紧围绕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一主题,不断深化就业育人工程。学院深化每一位老师都是学生就业导师的理念,切实把就业教育、教育引导全面贯穿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教育毕业生主动融入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到基层中去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学院不断推进就业与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反馈到育人环节中。学院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升学保障体系,提升学生升学率;积极宣传国家政策,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充分利用24365平台对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就业指导、就业管理;加强校企合作校园招聘,为高质量就业提供保障。2023年,大数据学院就业去向落实率突破98%。2023年考取研究生20人,考取专升本99人;出国留学7人;参加西部计划6人;考取公务员4人;事业单位5人;国有企业22人;参军入伍31人;自主创业191人。签订校企合作协议14家,举办就业专题讲座10次。组织10次线上线下中小型招聘会,50场线上线下专场宣讲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求职能力大赛,共获得一等奖两项。2023年12月,大数据学院与山东省软件行业协会共同组建的软件人才培养基地揭牌,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为产教融合和高质量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