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背景
开展集体备课是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能提高广大教师的备课能力,而且能促进教师深入探讨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教研、教学理论水平。
集体备课是以学科组为单位,对所教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以求获得最优教学方法的一项教研活动。它作为个人备课的超前备课,以此补充个人在处理教材中的疏漏。发挥集体的智慧,选择最佳教法,研究最佳学法。同时强化教师之间密切配合以达到水乳交融、整体优化的目的。
二、存在的问题
集体备课由于观念不明确,集体备课如果没有研究,就成了教师集中起来,合并教学资料,然后再不加思索的复印、剪贴,这样的集体备课于事无补,要解决集体备课缺乏研究,流于形式的问题。其次,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现在集体备课的利用率还不是很高,大家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更多倾向于同组之间的交流和自己的教学经验的发挥,这就说明我们在集体备课的时候还是没有宗全的把精华之处提炼出来,供大家参考。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会被埋没的。
三、采取对策
通过同一门课程,及不同课程知识点交叉为出发点作为讨论的主题,每位课程负责人和组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及不同课程之间相互交叉的知识点,如何进行侧重点的讲解,老师们在学期初和每隔一个周定期进行了讨论和备课研讨,讨论及主要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备课程大纲、教材:以课程大纲为指导,在暑假期间,相同课程的教师共同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毕业要求等支撑点进行了讨论,共同明确课程目标对本章节的要求,以教材为依据,明确课程目标要求在教材中的体现,同时制定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讨论合理的考核方案,共同编制同一门课程的课程大纲。
2、备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必须注重研究知识的系统性,理清知识纵向发展的脉络,横向发展的连接点,某些课程之间的知识点是交叉的,就需要在备课的时候,不同课程的老师对本门课程相重复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每门课程有侧重点的去讲,不能出现重复重点讲的情况。这样才能在对某一知识处理时,设计出前有铺垫、后有渗透的教学方案。
3、备学生的知识储备:熟悉本门课程的前导和后续开展的课程,根据已经上过的课程,了解学生对有关旧知识的掌握程度,哪些旧知需要进行复习、铺垫;哪些知识需要重点强调和掌握,以便后续新知识点的掌握。
4、备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原有的教学经验、预测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哪些地方容易“滑倒”,教师就在哪些地方铺上“稻草”,做到未发而预。
5、备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关键;从本章节在本教材中所处地位的宏观考虑,要求重点、难点和关键把握准确以及如何突破。
6、备教学方法、学法及媒体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将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为教学目标的完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章节(或课时)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选择什么媒体能适合你所用的教法,所采用教法要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同时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还要让学生会学,提高自觉性,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怎样的功夫。
7、备课堂教学程序及媒体的运用:要配合教学媒体的演示备清楚教学的每个程序,整个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环环相扣,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
8、备作业及讨论,章节测验等问题的设计:练习题的设计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要有度,严禁照本宣科。
9、备一节示范课:这节示范课可结合本章节的重点,由全组人员共同讨论、研究而推出的一节示范课,并由潘教授开展一堂示范课,课后课程组进行评课和讨论交流,并由潘教授分享自身的教学经验。
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和研究,老师们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在教学方面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教案或教学设计集思广益,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通过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让每位教师都能在备课中有所思,有所提高。